设置

关灯

分卷阅读3

    身子垮了,连意志也垮了?

    他站起来,对黎夕道:走,我们一起去看看。

    下车时唯恐黎夕头晕,莫静尘扶了他一把。黎夕失魂落魄,根本没有注意到他这个动作。匆匆下车,赶到后面。

    后面的马车停下,侍卫打起车帘。黎夕一头扑进去:父王,母后!

    秦娆抢上去一把抱住儿子,失声痛哭:夕儿,夕儿,你还好么?

    黎夕鼻子一酸,眼泪几乎掉下来,却拼命忍着。他安抚地抱了抱母亲的身子,在她耳边低语:儿臣很好,莫静尘他没有为难我。儿臣来看看父王,父王他

    扭头对上黎越的眼睛,那双眼睛却是呆滞的,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他。黎夕扑跪在他脚下,一把抓住他的衣襟,心痛如绞,喉咙里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灼烧:父王,儿臣来看你了

    黎越垂眸,呆呆地看着他,好像在仔细辨认他。好久,才喃喃道:你是夕儿?

    黎夕骤然一喜,泪水滚落下来:是儿臣,是夕儿。父王,你还认得我?

    黎越又呆了片刻,茫然道:你怎么在这儿?那天孤听宫人说,太子殿着火,你已经被烧成焦骨他想了想,忽然笑起来,孤明白了,孤也死了,所以,我们在黄泉见面了

    秦娆掩面而泣,哭得浑身颤抖。

    莫静尘站在车下,默默地看着这一幕,向旁边侍卫下令:立刻请军医过来,为黎越看病。

    侍卫躬身应命。秦娆却突然放下手,扭头盯着莫静尘,双目赤红,眼里射出的恨意如地狱幽火,咬牙切齿道:莫静尘,你是来看我们的丑态么?你欣赏够了么?让夕儿留下,你滚!我们大王不用你医治,他会自己好起来的!

    莫静尘身边的王府侍卫个个变色,谁敢对他们王爷如此不敬?

    莫静尘却神情平静,淡淡地看着秦娆:本王若想看你们出丑,便该让你们披枷戴锁,坐上囚车。你这样故意激怒本王,难道是希望黎越真正疯掉?若是如此,本王成全你便是。说罢轻轻拂袖,转身便要离去。

    不!等一等!黎夕的声音突然响起,从未有过的慌乱。

    莫静尘止步,却没有回头。

    请王爷派大夫来为家父看病。语声艰涩。

    莫静尘转过身来,黑亮的双眸中带着洞察一切的深意,一字字道:你希望他清醒着,哪怕是死,也要带着尊严?

    那醇醇的语声令黎夕蓦然心颤,为什么,最了解自己的竟是这位最大的敌人?为什么,到此境地,他仍然会顾及他们的尊严?

    他咬了咬唇:是。

    那好,你随我回马车里去,我现在就派人来为他看病。

    你!你这是要挟我么?

    不,我只是怕黎越发起疯来会伤害你。可这句话莫静尘没有说出口,他只是微微挑了挑眉,摆出一副若是如此,你待如何?的样子。

    黎夕强忍着气,转身跪到秦娆面前,苍白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,低声道:母后保重,照顾好父王,儿臣去了。

    虽然有大夫为黎越治病,可黎越的状态并没有好转,反而越来越严重。大多数时候他疯疯癫癫、胡言乱语,偶尔才会清醒片刻。

    可是谁也不敢料定他是真疯还是假疯。

    黎夕一天比一天消瘦,一天比一天沉默。他想象着父亲发疯的样子,想象着他要用这副样子出现在大胥帝与自己那班王室成员面前,那种耻辱的感觉就活活将他撕裂。父王,你真的疯了么?你连最后的尊严也彻底毁了么?不,不,那不是你。

    记得当初你下令攻打大胥时,你是那样踌躇满志,张扬而狂傲。可现在,你那样卑微、那样不堪,那样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莫静尘看着男孩隐忍的痛苦,心里也泛起涩涩的感觉。

    你要明白,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你才是个八岁的孩子,却已经懂得男子汉必须活得扬眉吐气、俯仰无愧,你父王难道不懂?他既种下了因,便要自己去品尝那个果。他深深看到男孩眼里,郑重的样子不像在对一位年幼的孩子,倒像在对自己的朋友。

    黎夕无语,他不得不承认,莫静尘观人入微,他所说的话,句句都有说服力。可是,为什么他仍然不甘?

    大军终于抵达京城,太子莫惊风亲自出城迎接莫静尘。看着那位白衣白袍的少年将军从马上跃下的矫健身姿,莫惊风眼里露出赞许之色。

    莫静尘见到自己的兄长,喜出望外,紧走几步,上前撩袍跪倒:臣弟拜见太子哥哥。幼时称大皇兄,即至莫惊风被封太子,兄弟间便多了层君臣关系,莫静尘改称他太子。可莫惊风却觉得这太子二字有些生分了,便让他称他太子哥哥。

    莫惊风伸手扶起他,拍拍他的肩,笑吟吟道:五弟打下南寰,劳苦功高,父皇龙颜大悦,这次必定又要重赏你了。

    莫静尘谦然微笑:臣弟只知为国效命,不求赏赐。

    莫惊风拉着他的手登上车辇,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弟弟,把莫静尘看得有些发窘:太子哥哥

    莫惊风戏谑地笑道:你打了这么久的仗,皮肤还那么好,没有变黑,也没变粗糙,莫非我五弟果真是玉做的?

    莫静尘脸上一红。他对这位皇兄从小敬畏、顺从,在他面前一向规规矩矩的。没想到此番刚回来,就被莫惊风打趣了一回。

    莫惊风见他脸红,知道这兄弟在外打仗雷霆万钧,而平时却是谦谦君子,面皮比较薄,于是转而说起正事:父皇有命,所有人犯一律押入崇恩馆,派禁军把守。审理之事已移交三司,届时按罪论处。至于黎越父子,父皇会亲自处置。

    是,臣弟已完成任务,接下来便全凭父皇作主了。说出这句话,莫静尘心中隐隐掠过一丝阴影。

    他记起去年灭北迪,北迪损失数十名大将,军队重创。最后北迪王亲自上阵,被他一剑砍下左臂。那人隐忍剧痛,厮杀到底,勇猛无畏的样子令他莫名地生出敬重之意。

    后来他求父皇饶过北迪王,可父皇没有听他,最终还是斩了北迪王以及五十多名王室贵族。

    那件事后,莫静尘的心情沉重了许久。

    而今日,又遇南寰战俘之事,父皇会怎样处置他们?无论如何,他得保全黎夕,那个坚强勇敢、傲骨铮铮的孩子

    换上紫色外袍,莫静尘随太子踏入明熙殿,向端坐正中的父皇深深叩拜。清朗悦耳的声音在殿中响起:儿臣静尘叩见父皇,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

    太子莫惊风也跪下行礼。

    莫穹苍蔼然摆手:免礼平身。

    两人站起身来,莫静尘垂首禀道:儿臣幸不辱命,顺利夺下南寰,特来向父皇交旨。

    莫穹苍看着他,眼里闪过一丝笑意。莫静尘低着头,没有看到那丝笑意中有什么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。

    尘儿,干得好,不愧是我大胥朝独一无二的战神。

    父亲的声调总是那样平静,不辨喜怒,可今日,这语声中似乎多了点什么,是真心的赞赏与喜悦。莫静尘心中一暖,唇边悄悄逸出笑容:谢父皇夸奖。

    莫穹苍语声一顿,又道:朕听说,你对南寰那些俘虏特别优待,还有那个南寰太子,你将他照顾得很好。朕竟不知,朕的皇儿心地仁慈到这种地步,竟然降尊纡贵,反过来伺候一位阶下囚。

    莫静尘心头突地一跳,下意识地抬头看父亲一眼,却发现父亲的脸已经沉了下去。

    是黎越挑衅我大胥天威在前,如今朕灭他之国,乃是对他应有的教训!你摆出这种姿态,难道觉得朕屈了理,所以你同情他们?

    说这句话时,莫穹苍的声音已经变得严厉。

    莫静尘的心猛地沉下去,这样的责备,他担当不起

    扑通一声跪下,他的脸色已经发白:儿臣不敢,儿臣没有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☆、第四章 分歧

    莫穹苍有六位皇子,除长子莫惊风为太子,二皇子、三皇子、四皇子分别封洛平王、晏安王、淮清王,外派出去。而莫静尘则留在天都,拥有独立的王府。最小的六皇子莫霁雪因为年仅十四,身体孱弱,故尚留宫中,未曾封派。

    莫穹苍对待诸皇子的态度,明显偏重于太子莫惊风与誉王莫静尘二人。太子固是一国储君,天生的帝王之才,而莫静尘则自幼立下精忠报国的宏愿,更兼惊才艳艳,天文地理、文韬武略、奇门遁甲、诗词歌赋无不精通。诸皇子无出其右者,满京城都知道皇上有这位出类拔萃的儿子,将来必是国之栋梁、群臣楷模。

    可是莫穹苍对待莫惊风与莫静尘的严格也是宫中有目共睹的,有功则赏,有过则罚。尤其莫静尘,莫穹苍毫不怀疑他的忠心,更相信他的能力。可这儿子有一点特别令他气恼:明明是征战沙场,立下无数战功的铁血将军,偏偏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。

    当他想要施展他杀伐果断的帝王手段时,莫静尘的善良就会悄悄探出头来,小小阻挠他一下。人人都说莫静尘是玉,质地温润、纯净无暇,可只有他的父皇与兄弟知道,这小子就是块水晶,棱角分明。

    所以当父亲的听说儿子在南寰发生的一切后,心里就窝了一团火。此刻见儿子安然归来,洗净一身风尘、飘逸如仙的模样,一面暗暗骄傲、欢喜,一面又狠狠质疑他的行为。

    上面没有声音传来,但莫静尘感觉到了父皇的目光,那目光像山一般压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父皇圣明,对南寰反戈相击,扞卫我天-朝尊严,儿臣身为大胥子民,岂会质疑父皇的决策。黎越虽然罪有应得,可他毕竟是南寰国君,除了野心勃勃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