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分卷阅读7

    了方寸,语声发颤,父皇开恩,那是三百一十八条人命啊!他们中有多少人无辜受累,因黎越一人之罪枉死?父皇以仁治天下,如今太平盛世,国运昌隆。如此血腥杀戮,实非明智之举。若是因此寒了人心,不仅南寰难治,我大胥百姓也会对父皇心怀不满啊!

    他重重叩头,额头一下下砸在坚硬的玉石地砖上,几下便磕出血痕:求父皇三思,求父皇开恩头顶没有声音,莫静尘的语声转为哽咽,黎夕他只是个孩子,他还小,儿臣可以教导他的求父皇宽仁,饶了他们儿臣愿以性命担保,保证将他教好

    黎夕紧紧咬住下唇,眼里泛起泪光,可他拼命忍着,脸上已经褪尽血色。

    啪的一声,莫穹苍一掌击在龙椅的扶手上,厉声喝道,莫静尘!你违抗圣旨、罔顾国法、擅闯禁馆、私见黎越,还把黎夕带回王府。你犯下种种罪过,当朕是瞎子、聋子么?刚才当面欺君,现在又公然忤逆朕意、冒犯天威,你真当自己立下汗马功劳,便可有恃无恐么?

    莫静尘只觉得父亲的话犹如一把利剑刺入自己胸口,剧烈的痛楚令他无法呼吸。他张了张嘴,泪水在喉咙里涌动:不,父皇,儿臣不敢

    来人,将莫静尘押下殿去,杖责五十!押入天牢,囚禁一月!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☆、第十章 感化

    群臣都惊呆了,怎么也想不到,刚刚还因战功赫赫受到重赏,转眼就要被杖责、囚禁。天子之怒来得太快太猛,众人所受的震动太大,脑子都变得有些迟钝了。

    殿前侍卫已闻声进来,却是谁也不敢去拉莫静尘。莫静尘从眼角的余光中看到黎夕脸色苍白,垂在身侧的手死死握紧,却抑制不住轻轻颤抖。

    他心痛如绞,这孩子,再怎样坚强,毕竟只有八岁啊!经历亡国之痛,紧接着父母双亡,一夕之间成了孤儿。被迫站在最强的敌人面前,傲然挺直脊背。可是那坚强的外表下,藏着怎样一触即碎的脆弱与痛苦?

    他抬头,漆黑的眸子中溢满哀求,浓得似墨,深深忏悔道:父皇圣明,爱民如子。南寰已降,南寰诸人皆是父皇子民,父皇自会恩施雨露。是儿臣妄惴圣意,愚不可及,儿臣知罪,愿领父皇责罚。说罢磕头站起来,跟随侍卫向外走去。

    丞相梅舜卿眼里闪过赞许的笑意,这生性耿直的少年,总算学会了一点圆融之道。怕是保护黎夕心切,被逼出来的吧?南寰诸人皆是父皇子民,父皇自会恩施雨露,一句话把皇帝的嘴给堵住了,远胜刚才他直言进谏的那番话。

    莫穹苍沉默不语,整个大殿陷入寂静中,静得只听到殿外传来的一声声沉闷的杖击声。

    黎夕闭上眼睛,每一下杖击声传来,就好像钝器重重地击在他心上。为什么心痛得这么厉害?他不是灭了你国家,害你父母双亡之人么?为什么见他挨打,你要心怀不忍?黎夕,你是怎么了?

    可是,他是为救你和你的那些臣民,才会导致今日之祸。他所受的一切痛苦,都源于他的善良。为什么,一个征战沙场,双手染满血腥的人,会怀着这样一颗悲天悯人的心?不敢相信,可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,你又怎能再怀疑?

    莫穹苍好像忘记了他的存在,目光一直看着殿门口,面色平常,但不减威仪。

    莫惊风在心中默数着杖击声,掌心已捏出一把冷汗。

    只有杖击声,并无半句惨叫传来,连细微的□□都听不到。他知道,五弟从小就是个外表温润、内心傲岸的男子,他铁骨铮铮,从不轻易流露痛苦。

    但他的心是极柔软的,肉体上的伤痛远不如心上的伤痛对他伤害大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不禁暗暗叹息。若是以他的立场与观点,他是希望父皇将黎夕斩草除根的,可是看到五弟这种样子,他又有些不忍。

    终于数到五十下,众臣也同他一样,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莫静尘身上的朝服已被脱掉,雪白的中衣从背部到臀部染满血迹,由侍卫搀扶着进来。脸色苍白,额头挂满冷汗,一缕鬓发垂落下来,飘在脸侧,看起来并无半点狼狈,却让人莫名地生出怜惜。

    他重新跪倒,俯下身去:儿臣谢父皇赐罚。

    带下去,押进天牢!莫穹苍挥手。

    父皇!莫静尘扬首,恳求道,容儿臣单独与黎夕讲几句话,再将儿臣羁押,好么?

    莫穹苍看他半晌,略略动容,声音中有些许感喟之意:也罢。他向太子莫惊风示意,带他们去朝房。

    莫惊风躬身应是,伸手扶莫静尘一把。黎夕跟在他们后面,三人走进左侧朝房。

    莫静尘向莫惊风跪下,这动作把莫惊风吓了一跳,赶紧去扶他:五弟,你干什么?伤得这么重,快起来

    莫静尘却执拗地跪着,仰起脸来,几颗汗水从鬓边滑落,滚过他无瑕的脸庞:太子哥哥臣弟求你。但凡有一点机会,求你成全臣弟,保住黎夕和南寰众臣。他压低声音,略略有些气息的颤动,臣弟宁可被削去爵位,贬为庶民,也要保住这个孩子,保住他心里尚存的一丝温暖

    莫惊风见他这样忍痛哀求,又是气恼又是心疼,一把把他拽起来,怒声斥道:他自己尚不知爱惜他的百姓,宁可要守着自己该死的面子,也不肯向父皇屈服。要你为他操什么心,受什么罪?!

    刚才莫静尘的几句话说得极低,只让他一人听到,而他却提高了声音,有意让黎夕听到。

    黎夕猛地一震。

    莫静尘回头看他一眼。黎夕忽然觉得浑身脱力,他看着莫静尘满身的血迹,看着他眼里深深的怜惜与悲伤,心,蓦然绞紧。

    夕儿,你过来。莫静尘轻唤。

    黎夕如受蛊惑,一步步向他走来。

    莫静尘凝视着他的眼睛,一字字道:夕儿,昨夜你父王所说的那番话,你还记得么?

    不知为什么,那样温和沉静的目光,却让黎夕觉得不容抗拒,他失魂落魄般道:是,我记得。

    你父王写下降书,主动向我大胥请罪臣服,他希望以他一死,换得你与你同室宗亲的性命,换得南寰永世太平。而你今日之举,完全违背了你父王的遗愿。为人臣者,是为不忠;为人子者,是为不孝。为你一人之尊严,罔顾其他人性命,是为不义;激怒我主,若因此对南寰施加强政,害你原先的子民受苦,是为不仁。

    你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,枉称什么男子!谈的什么骨气!

    因为受刑后的痛苦,莫静尘的声音有些微弱,可他说的那些话字字掷地有声。黎夕听得心头大震,脚下倒退两步,几乎站立不稳。靠住背后一个柱子,身躯犹在不停颤栗。

    莫静尘默默看他,良久,轻轻叹息,然后转向莫惊风:太子哥哥,臣弟讲完了,请命侍卫将臣弟押进天牢吧。

    莫惊风肃容下令:来人,将誉王押进天牢!

    不!黎夕忽然发出一声痛呼,冲到莫静尘面前,拉住他的衣袖,眼里渐渐泛起雾气,语声凝咽,我错了王爷,夕儿明白该怎么做了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☆、第十一章 臣服

    莫惊风皱眉,犀利的眸光一闪,带着质疑。这孩子,是真的被五弟说服了?还是另有打算?的确是个不寻常的孩子,难怪五弟对他这样欣赏。

    莫静尘伸手拍拍黎夕的肩膀,微笑,柔声道:你能想明白,我很高兴。我要去天牢了,好好活着,等我出来。

    然后轻轻推开黎夕的手,转身,在侍卫的搀扶下一步步艰难地往外走。

    等等。莫惊风叫住他们,誉王虽然受罚,却仍是王爷之尊。你们去拿顶软塌来,将王爷抬进天牢去,吩咐狱卒好生待着。

    说罢又目注莫静尘道:五弟,等我进宫向父皇请过罪,得父皇准许,便去看你。

    莫静尘感激道:多谢太子哥哥怜惜,臣弟该死,不听太子哥哥教诲,还总给哥哥惹麻烦。

    莫惊风微微苦笑:我们是兄弟。

    此事,还请太子哥哥瞒着我母亲,让她心疼,是我这做儿子的大大不孝。

    宫中暗潮涌动,从未平息,便是我不说、父皇不说,总有人会让你母亲知道的。父皇这样罚你,必定有人高兴着呢。

    莫静尘默然,既而点点头:是,臣弟明白。

    见软塌载着莫静尘离去,莫惊风带黎夕重回殿上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,黎夕神情平静,身体完全放松,一步步稳定地走过去,屈膝跪倒,拜伏在地:臣黎夕叩见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。

    前倨而后恭,黎夕,你的转变很快。莫穹苍语声平缓,不是质问,只是陈述。

    是誉王一番教诲,令臣茅塞顿开。臣刚才冒犯陛下,实乃大不敬之罪。男孩维持着跪伏的姿势,语声清脆,声音中没有半点悲愤的情绪。仿佛刚才出去转了那么一圈,他就整个儿换了个人。

    莫穹苍唇边展开一丝极细微的线条:这么说,你是打算臣服了?

    是,陛下。

    很好。莫穹苍从薄唇中淡淡吐出两个字,目光从群臣脸上一一扫过去,仿佛在收集大家脸上的信息,然后道,平身吧。

    谢陛下。黎夕起身,垂首而立。

    来人,暂将黎夕带回崇恩馆。南寰一案,压后再议。

    陛下。黎夕出声恳求,王爷获罪,是因臣而起。臣冒犯龙颜,陛下理应降罪。恳请陛下将臣与王爷一同下狱,臣愿在狱中照顾王爷,以赎己罪。

    莫穹苍深邃的眼眸盯着黎夕,似乎在研究他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