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4节

    对跟她娘不像的六丫头姜留,姜太夫人也不喜欢。因为,这丫头太能闹腾了,吵得她脑袋疼。然而今天姜留进来后就老老实实地站在边上,让姜太夫人感到很不寻常。
    这丫头去庙里住了三个月,懂事了?这般安安静静的六丫头,让姜老夫人生出了几分满意,她很是和蔼地伸出手,“留儿。”
    依六丫头的性子,定会像炮仗一样冲过来,姜老夫人已经准备好接受冲击了,但是……这丫头却一动没动!
    所有人都诧异,姜三郎开嗓,“六妹妹你聋了,祖母叫你没听见?”
    “混账,不会说话就闭上嘴!”大爷姜松斥责儿子,大夫人陈氏也狠狠挖了儿子一眼,让他安静。
    姜三郎撇了撇嘴,姜慕燕刚要张嘴解释,姜二爷弯腰想将小闺女报过去。
    姜凌比他们都快,他伸胳膊将妹妹抱起来,送到姜老夫人面前,稳稳放下,“六妹妹还没全好,行动有些迟缓,请祖母别生她的气。
    众人包括姜三郎在内都看呆了,不是说姜凌身体不好一直在外养病吗,怎么会有这么大力气?
    姜留先弯起眼睛,才甜甜地叫人,“祖-母-安。”
    怎么以前没发现,六丫头笑起来的模样,跟她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呢。姜老夫人的眉眼瞬间柔和了,“好孩子,祖母不生气,六丫头在藏云寺一定是认真念佛吃斋了,所以佛祖才会保佑她这么快站起来,对不?”
    姜留笑着缓缓点头,“嗯!”
    她这笑容让人的心都要化了,所有长辈都跟着露出笑意。姜三郎见胖六傻了,刚“噗嗤”一声就被他爹娘给狠狠瞪了两眼,硬生生把笑声憋了回去。
    姜松觉得小儿子实在是太不懂事了,待回了东院得好好教训。陈氏则觉得姜凌看着三儿的眼神凶巴巴的,让她生出要大事不妙的直觉。
    见二儿子摸了摸肚子,姜老夫人便知道他饿了,连忙吩咐道,“摆饭。”
    姜家用饭,男人们在外屋,女人们在里屋。里屋内,众女眷围坐成一圈。姜老夫人居主座,左侧是大儿媳陈氏,右侧是大孙女姜慕容。姜留挨着姐姐坐,她另一边是三婶闫氏,三婶闫氏旁边是她的女儿五姑娘姜慕锦。二姑娘姜慕筝小心翼翼地坐在嫡母陈氏身边。
    机会难得,姜留拿着小汤匙,将四个姐姐都看了一遍。
    四个姐姐中最漂亮的是她的亲姐姜慕燕,然后是庶出的二姐姐姜慕筝,姜慕筝怯生生,小鼻子小眼很是秀气;再次是七岁的五姐姐姜慕锦,姜慕锦的模样随了她娘闫氏,眼睛不大却很灵动,嘴角还有两个小小的梨涡,笑起来很可爱;最后才是大姐姐姜慕容。
    姜松和陈氏都不丑,但姜慕容这可怜孩子却悲催地继承了爹娘容貌上的缺点:娘的小眼睛、爹的单眼皮和薄嘴唇凑在一张脸上,让她显得平淡无奇。
    见大姐一直没什么精神,心事重重的,姜留觉得她的亲事可能不太顺当。姜慕容才十五岁,搁到现代还是个上初中的小屁孩,在大周却要为亲事发愁了。想到她也要十五六岁嫁人,姜留浑身都是拒绝的,面前的饭菜都不香了。
    “这是你祖母特意为留儿准备的酱肉丸子。”闫氏见嫡母看完酱肉丸子又看六丫头,便机灵地给六丫头夹了一个肉丸子。
    这肉丸子比她的小嘴儿还大,姜留不知道该怎么下嘴,不过她转头冲着闫氏笑得甜甜的,“谢-谢-三-婶。”
    这笑容是她对着镜子练了半日的,绝对不傻!
    闫氏见了果然两眼冒星星,忍不住赞道,“哎呦这孩子,怎么就这么招人疼呢!”
    姜老夫人也跟着笑,“老二小时候就这样,让人忍不住地稀罕。”
    陈氏也跟着夸,“六丫头长开了可了不得,怕是连天上的嫦娥都得比下去!”
    姜慕容听到母亲这么夸六妹妹,握紧筷子不高兴;二姑娘姜慕筝小心翼翼地赔笑,三姑娘姜慕燕谨守吃不言睡不语的家教一声不吭;五姑娘姜慕锦则鼓起小脸,“祖母,六妹好看还是锦儿好看?”
    姜太夫人笑了起来,“都好看,咱们姜家的姑娘个个好看!”
    听到里屋的笑声,外屋的男人们也觉得心情舒畅。姜松给二弟、三弟倒酒,三人碰杯一饮而尽。待用完饭,姜三郎便邀姜凌,“凌哥,一块玩去?”
    姜凌摇头,“六妹妹要吃药。”
    “她吃药关你什么事儿?”姜三郎一脸纳闷。
    “药苦。”
    然后呢?姜三郎脸上的纳闷增了三倍。
    姜二郎笑道,“六妹妹最怕苦了,这几个月肯定是凌弟哄着她吃药的。”
    姜凌点头,觉得将二郎看着很是顺眼。
    姜五郎一脸崇拜地看着姜凌,“凌哥好厉害!”
    这个也很顺眼,姜凌含笑,“我给二哥、三弟、四弟准备了好玩的东西……”
    还不待姜凌说完,姜三郎便跳了起来,“是什么,什么?”
    姜松见几个小家伙都吃饱了,便道,“你们去玩吧,后晌二郎记得带着三郎回书院读书。”
    四个孩子弯腰行礼退下后,姜槐问道,“大哥,二哥,凌儿既然回府了,几个孩子的排行是不是重新序一下?”
    知晓姜凌身世的姜松摇头,“已经叫习惯了,再重新排怕是要乱了,二弟觉得呢?”
    姜二爷觉得这不算个事儿,“就这样吧。对了大哥,三弟,我想开个药材铺,咱们府里可有合适的铺子?不必太大,有两三间铺面再加个后院就可。”
    见大哥和三弟脸色不对,姜二爷放下酒杯,“怎么?你们怕我亏了本钱?”
    姜松也不瞒着弟弟,“这却不是,只是咱们手里,如今只剩下南街的米粮铺和荣华街的布庄了。”
    姜槐惭愧低头,“货商和买家都渐渐跟咱们断了来往,不肯供货也不肯再来咱们家拿货,小弟没本事,查不出哪里出了岔头。”
    姜二爷皱眉,“肯定是哪个混账暗地里排挤咱们!”
    姜松叹道,“这些人不将咱们逼上绝路,不肯罢手啊。”
    姜二爷腾地站起来,“一定是孟回舟那个老东西!他断了咱们的财路,孟家也别想好过!”
    姜槐苦笑,“孟回舟就要升刑部尚书了,咱们现在什么都不是,拿什么让孟家不好过?”
    ------------
    第26章 顺毛驴
    孟回舟那老匹夫要升官了?姜二爷瞪大双眸,“三弟这消息从何处得来的?”
    姜槐低声道,“就是昨天几个宫里的小太监趁着办事到颉香楼吃酒时,小弟听他们议论说,杜海安年底之前就要升入内阁了。”
    杜海安是刑部尚书,他入内阁后刑部尚书一位空缺,在刑部供职多年的刑部侍郎孟回舟出升任此位乃是顺理成章的事。刑部尚书是手握实权的从二品朝官,须知从二品六部尚书之上的文官,就只有左右相和内阁的三位阁老了!
    怒火在姜二爷胸中翻腾,“如果父亲还在……”
    刑部一尚书两侍郎。父亲与孟回舟虽然同为刑部侍郎,但父亲比孟回舟更勤勉,也更得杜海安赏识。如果父亲还在,刑部尚书哪轮得到孟回舟头上!
    三人沉默许久,老大姜松才道,“是愚兄无能……”
    见两个弟弟作势要劝,姜松抬手制止他们,“愚兄此言非虚。祖父天纵奇才,令我姜家脱蓬蒿入朱户。父亲得祖父教导,才能亦是有口皆碑;愚兄愧对祖父和父亲的教导,孟家料定我撑不起姜家,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杀害父亲,因他们料定,我无能为父亲报仇!”
    这是父亲去世这几年,姜松四处碰壁才悟出的真味。他只会和稀泥,难堪大任,没有人将他放在眼里。他愧对列祖列宗,愧对死不瞑目的父亲。
    姜枫比大哥还惭愧,“若大哥无能,小弟只能算是个废物了。”
    姜槐跟上,“两位兄长这么说,小弟只能找个耗子洞钻进去了。”
    兄弟三人各自检讨一番后,姜枫握拳,“咱们得想想法子,不能让孟回舟升上去!“
    “能有什么法子呢?“姜松苦笑。姜家这些年与孟家搅在一处,他们能走的门路孟家也走得。且如今姜家背负骂名,哪家会冒着得罪孟家的风险帮助姜家?
    “天无绝人之路,一定有办法!“姜二爷握拳,“正道行不通就走邪道!”
    “二弟(二哥)不可乱来!“姜松和姜槐同声劝阻,现在的姜家已经不得半点风浪了。
    姜枫也不是一意孤行的,“那依大哥之见,咱们该怎么办?“
    这几个月,姜松便一直在考虑目前的局势,“父仇不能不报,母亲和家里的孩子们咱们也不能不顾。依愚兄之见,咱们三兄弟当分头行事。“
    姜枫和姜槐盯着大哥,等他吩咐。
    虽然外面事事不顺,但是家里兄弟们却没有离心,姜松颇感欣慰,“一旦孟回舟升官,他必不容我入六部。我想去吏部疏通一番,谋个外放州县的差事,待做出些功绩再回来,为孩子们铺路。“
    只要大哥能出仕,不管外放还是在京中,对姜家都是好事。姜槐点头,“吏部那边的路子,小弟也提前打听着。“
    “我也去。“姜枫也觉得大哥不能总在家闲着,人闲得久了再想振作就难了,这一点他深有感触。
    姜松点头,“家里的生意和田庄,还要三弟帮着母亲打理。“
    这些事本来就是他在做,也是他嘴擅长的事。姜槐立刻拱手,“是。“
    姜枫连忙问,“大哥,我呢?“
    只要你不添乱,就是帮了大忙了。
    姜松心里这么想,脸上却满是郑重地望着二弟,“你有更重要的事。我走之后,父亲的大仇、家里人的安危,都托给你了。你要暗中探查刑部大火的真相,为父亲尽早洗刷冤屈。不过你不可鲁莽行事,须知一着不慎,就会把姜家拖入万劫不复之地。“
    这真真是顶重要的大事!热血沸腾的姜二爷站起来,胸脯拍得啪啪直响,“大哥,看我的!“
    姜松听着就替他疼,“愚兄知你心意,莫敲了。“
    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的姜二爷心中烧着一把火,哪还能觉出疼来,满脑袋都在想他该怎么办好这件大事。
    姜槐心里明镜似的,大哥让二哥查案是假,怕二哥闲着四处惹事,给他找个事儿做是真。刑部失火的案子明摆着是刑部自己人干的,他们上下包庇,连皇上都敢糊弄,二哥能有什么法子?也只有见生性单纯的二哥,才会被大哥忽悠得找不着北。
    不过二哥有事可忙也好,姜槐心中略安。
    姜二爷踌躇满志地回到西院时,姜留已喝了药睡下了。姜二爷去看了看正在读书儿子,又望了一眼大闺女紧闭的门窗,便点了裘叔和姜猴儿进书房商议大事。
    裘叔见他这般高兴,便笑着问道,“二爷这是把铺子订下来了?”
    姜猴儿得意地梗着脖子,“那还用问,二爷出马能有办不成的事儿?”
    “啊?”姜二爷恍惚间回神,“爷把这茬给忘了!“
    裘叔……
    姜猴儿……
    那您高兴个什么劲儿?
    姜二爷摆摆手,“铺子开不成便不开,爷有大事要和你们商量!“
    “是。“裘叔拱手听着。
    “爷您说。”姜猴儿立刻上前,给二爷斟茶。
    姜二爷把大哥方才的话讲了一遍,然后严肃地盯着裘叔,“咱们就从刑部大火案查起!“
    裘叔等人要报任将军的仇,他要报父仇,只要查清这个案子,就能知道是谁指使的孟回舟,此人必定是肃州贪墨案的主谋!他们殊途同归,姜二爷觉得此事可以交给裘叔去办,这老东西精明着呢。
    裘叔没有一点激动的模样,“二爷打算怎么查?“
    姜二爷用他若玉竹般的手指敲击着桌面,煞有介事道,“此时,当从长计议。“
    “二爷说得有道理,必须从长计议!”姜猴儿附和,一不小心,可能命都得搭进去。
    多长、什么计、怎么议?裘叔见姜二爷一脸“不要问我我啥也不知道“的表情,便献策道,“此案不能明察,只能暗访。“
    “不错。”姜二爷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