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我的侍女要登基邹涅(71)

    他其实是个非常感恩的人,高檀宇对他也算知遇之恩,因为朕而背叛高檀宇,他一直心情压抑。
    有一次朕跟他畅谈未来,他说起,原意效忠朕,不仅是因为恩义,更是因为,他相信,朕能带给天下更安宁的生活,比起高檀宇来说。
    这些战乱迭起,家破人亡的悲剧,什么时候才能停止。
    吴婕安静地听着,她明白殷长青的选择,元璟主政以来,安抚民生,兴修水利,畅通商道,北魏民间颇有赞誉。而高檀宇本人军略无敌,对抗蛮夷,从来不落下风,是天下难得的将帅之才,但并不表示他是个合适的主政之人。单看他扶持夜阑国,来劫掠西域商道谋利就可知道,这种行为,根本是杀鸡取卵,虽然短时间内积蓄了重金,但将原本繁华富饶的商道祸害地商旅退避,一条可以源源不断输入养分的血脉被生生卡断。
    元璟是一个极有气度和才华的主君,更加符合殷长青这个人的理想和信念,所以虽然这些年里,高檀宇对他的恩义不算少,甚至他本人也与高子墨和高皇后交好,都没有动摇他的立场。因为对殷长青这种人来说,信念这种东西,本就是比私情更坚定的力量。
    那么殷将军自刎在西北将军府,是为了缓颊皇上和高子墨之间的关系吧。
    皇帝毕竟是名正言顺的主君,而且之前对西北一脉的臣僚也多从宽处置。西北将军府的死党,对皇帝仇恨并没有那么深重。如今殷长青这个叛徒身亡,高子墨复仇的一股气也平息了大半。
    前天西北将军府的使节前往了朝廷,同意了朕开出的条件。
    他之前就派人将高皇后送回了西北。以此为条件,商请高子墨与北蛮断绝关系,还允诺了他裂土封王的承诺。
    吴婕恍然大悟,元璟要同时对抗北蛮、南陈和西北将军府,他也没有那么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以一当十。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分化高子墨和北蛮之间的关系了。
    如今长青又用他的性命,为朕添了一记筹码。
    真是重逾千斤的筹码啊。元璟遥望着虚空,长长叹了一口气。
    静默了片刻,他低声道:之前是朕错了,议和吧,你说得对,将战火平息下去,让天下百姓尽快休养生息,才是朕这个皇帝的职责。
    吴婕怔怔望着她,异样的感觉涌上来。
    她之前有种恐惧,被俘虏一场,元璟的心态和精神状况都有微妙的扭曲,似乎陈皎给他的刺激太大。如今因为殷长青这件事,他终于恢复了过来。
    目光中隐含的疯狂彻底消失,整个人恢复了平静而理智的姿态。
    吴婕错开视线,强忍住鼻端涌起的酸楚。
    这些日子的迷惘恐惧,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。
    元璟终于想通了,使节很快被派出。
    短短十几天之后,南陈的回信到了。
    陈皎要亲自北上来跟元璟谈判。两国帝王会面,当然不可能在哪任意一国境内,最终,议和的地点,选择在了东越的新韶城内。
    离别数年,吴婕终于能返回故乡了。
    乘着船从鹭江口出发,扬帆而下,不过数日就抵达了新韶。
    站在熟悉的厅堂内。
    卢王妃抱着女儿泪水不停地往下掉,连德王吴诚祈都悄悄擦了擦眼角,赶紧假装看窗外。吴婉则拉着姐姐的裙角,一刻也不舍得放开。
    吴婕也红了眼圈。
    第97章 故乡
    碰触到吴婕的目光, 元璟笑了笑:你好好歇息吧,朕先回公馆去了。
    德王终于反应过来自己一家人太过失礼,连忙出来招呼这位尊贵的客人。
    元璟笑道:朕无事, 王爷与亲人久别重逢, 就不必为朕分神了。
    说罢, 带着侍从离开了。
    吴婕目送着他离开,也没有送他的意思。
    卢王妃站在一旁看着,终于开始觉得不对劲儿。
    女儿是皇帝的妃嫔, 按理说应该侍奉他回公馆才对啊。就这样留在家中了?
    吴婉也一脸惊讶:皇帝脾气真是好啊,都没有计较咱们失礼。
    刚才元璟将人送回来,听闻是北朝皇帝,德王一家还忙着行礼, 等看到了爱女, 什么都顾不得了, 直接将人撂在一边。哭了半天才反应过来, 好在皇帝态度温和, 完全没有计较的意思。
    卢王妃想要说话, 突然又想到了一事,面色大变。
    唉呀,我的儿,你现在还是紫茴啊, 刚才咱们见到女儿, 她都没想到这一点儿, 光顾着激动地冲上去抱人了。
    母妃,您刚刚意识到这一点儿啊!看着一脸惊惧的卢王妃, 吴婕满头黑线,皇上早就知道了。
    早就知道了?送走了元璟, 从外头回来的德王吓了一大跳,险些跳起来,那此事
    这件事往严重了追究,可以算是欺君之罪,北魏甚至可以以此罪名,出兵将东越灭国。
    他不会追究的,只是小事罢了。吴婕安慰道。女儿在宫中有一次机缘巧合救了皇上性命,皇上后来知晓了此事,允诺女儿并不追究。
    德王也意识到,这位年轻的皇帝,对自家女儿态度似乎不太一样。竟然不像是普通帝王对待妃嫔的态度。
    之前将人送回来,德王和卢王妃依循礼节参拜,他立刻上前扶住了。态度温和,言谈清雅。之后他们一家子团聚激动,疏忽了招待,他也并不生气,只是含笑看着。
    德王叙过别情,赶紧去了皇宫,两国帝王在新韶城会面,是整个东越史上难得的大事,这些日子朝野上下忙得团团转。德王身为主事之人,更是忙碌。
    卢王妃拉着吴婕的手,去了后宅。
    他待你可好?哎呀,娘亲这句话是多问了。卢王妃笑了笑,她是过来人,很清楚地看到,之前那位年轻的皇帝落在女儿身上的眼神,满是温柔,而且之前就传来消息,女儿已经被册封贵妃了。
    以前听闻这位皇帝后宫多有权臣之女,还担心你受欺压,或者他性格粗暴冷酷,模样丑陋,如今看来,都是娘亲太过忧虑了。卢王妃庆幸的说着。
    坐在自己从小居住的绣床上,吴婕嘴角抽搐,这都是表象好吧,虽然元璟这家伙生得是极好,谈吐清雅,文武双全,各方面都挺好,但是
    这家伙还是很烦啊。
    这北魏的皇帝竟然这般俊美的,跟太子哥哥相比也不遑多让了。姐姐你生得这样好,将来你们如果有了孩子,一定是个玉雪可爱的宝宝。吴婉拍手道。
    妹子,你想得太遥远了!
    吴婕很想告诉母亲,自己可能从此之后就留在新韶城不走了。
    不过暂时还是别说出来,免得母亲受惊吓。
    只是,吴婉这丫头怎么又提起太子哥哥了,这段伤心事儿
    再怎么样的人,在吴婕的心中,也没法与自幼一起长大的吴臻相提并论。可惜英年早逝。
    对女儿提起吴臻时候的一脸悲怆。卢王妃睁大了眼睛,你这孩子,竟然还不知道吗?
    吴婕愣神:什么不知道?
    卢王妃脸上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,当然是太子殿下马上要回来了。
    吴婕:???!!!
    站在新韶城东岸码头边上,原本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码头今天一片安静,所有闲杂人等都被清理出去。
    整个占地广阔的码头被收拾的焕然一新,白石地面铺陈着金色的地毯,等候着南陈水师舰队的抵达。
    比起南陈那位新登基的皇帝陛下来,跟着他一起到来的另一个人,更让码头边上所有人翘首以盼。
    终于船队抵达了,眼睁睁看着舱门打开,在侍卫甲士的保护下,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岸边。
    吴婕忍不住捂住了嘴巴。而亲临码头边上的正恩帝和卢贵妃更是不济,痛哭失声。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儿子拥入怀中。
    吴婕看着那个久违的面孔,数年未见,太子哥哥变得高了些,也瘦了些,俊秀的眉宇间多了一种忧郁,更多的却是平静。
    吴臻竟然没有死,数年之前,小周氏派了水师出击,阻截东越北上联姻的兵马,一战之后,将东越的船舶击沉,而吴臻则被俘虏回了南陈建邺城。
    并非小周后留情,而是想着将这个太子扣在手中为人质,将来还可以要挟东越,在北魏来攻的时候暗中反水借道什么的,因此她故意隐瞒了这个消息。
    紧接着后来天康帝病重,小周后忙着朝中清除异己,收拢大权,而北魏也没有南下攻打,所以吴臻这个人质就一直闲置了。直到陈皎返回京城,夺回了皇位。知晓此事,将吴臻召来身边。
    被软禁了这几年,吴臻依然清俊文雅。小周氏倒也没有刻意虐待人,只是将人关在一处园林别庄中,吴臻从最初的愤恨到认命了的平静,日夜读书写字,几年里也算自得其乐。
    陈皎将人召来身边,颇为欣赏他,很快通报了消息给东越,告知了此事,并说择日会将人放回来。如今趁着自己来东越谈判的时机,顺便将人带了回来。
    而同时跟吴臻一起回来的还有另一个人。
    赤蕊盈盈下摆,泪水止不住的夺眶而出,郡主,奴婢给您请安了。
    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,吴婕满心欢喜,又关切地问道:你这一年多没有受委屈吧?
    不等赤蕊回答,后面一个懒洋洋的音调响起:喂,朕人品再差劲儿,也不会去为难她一个小丫头吧。
    看着陈皎快步走近的身影,吴婕仔细上下打量着,没有什么伤痕,看来之前那场大火,他逃得还算及时。
    陈皎一直走到她面前才停下来,笑道:之前朕就跟你说了有礼物的。
    吴婕瞪了他一眼,嗔怪道:你不早告诉我。她只以为所谓的礼物是赤蕊回来,万万没想到还有吴臻这个惊喜。
    转而又想到,难怪这家伙肯将和谈的地点放在新韶城,她之前还奇怪,东越立场已经偏向北魏了,与南陈生死仇敌,陈皎这种不肯吃亏的性子,怎么会选择在新韶城和谈呢?
    如今才知道原委。
    不告诉你才能有惊喜啊。陈皎笑盈盈地跟吴婕说着话。
    两人言谈熟稔自然。卢王妃和吴婉他们在旁边看着,瞠目结舌。
    自家女儿与南陈这位新登基的皇帝,怎么如此熟识的模样?这两人曾经见过面吗?女儿入了北魏皇帝的后宫,难道不是从此闭锁深宫吗?怎么会有结识陌生男子的机会,还是一国之君。
    难不成自己记错了,女儿是嫁进了南陈皇宫?
    卢王妃忍不住悄悄回头,看了一眼站在遥远的另一边的北朝皇帝。
    那位年轻俊美的皇帝也正望着这边,盯着这两人,目光发冷,但脸上的表情,似乎并不意外的样子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情况?卢王妃众人一脸懵逼。
    迎接了陈皎入城,皇宫自然有盛大的宴席。终于熬到礼节轮完。
    返回了王府,卢王妃再也按耐不住,急匆匆拉着女儿进了卧室。
    吴婉也跟着凑了进去,在旁边竖起了耳朵。
    你先出去。卢王妃板着脸吩咐小女儿。
    吴婉磨磨蹭蹭,好半天才不情不愿地走了出去。
    卢王妃一脸严肃地盯着大女儿: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
    吴婕之前就想到过,将自己这两年的经历说出来,会吓到母亲,但也无法可想,只能以尽量平淡的语调,将整件事情说了出来。只是有些细节,比如陈皎为自己解毒之类的私密之事,她一言蔽之了。
    幸而之前她取代紫茴的内幕,德王已经知晓了,告诉了卢王妃。卢王妃有了这段玄奇的经历为底子,听了女儿后来的事情,才不至于震惊到失态。
    饶是这样,还是半天才回过神来。忍不住又悲从中来,抱着女儿哭了半天。
    自己从小养大,千娇百宠的爱女,北上一路吃足了苦头不说,身在帝王后宫还经历了这许多波折。
    母妃,一切都过去了,如今女儿不是好好的吗。吴婕安慰着母亲。
    卢王妃半天才收了眼泪,问道:只是你就算与南陈君王相熟,也不该如此轻率,将来返回了宫中,皇帝若记起此事,会怎么看你。
    元璟是挺介意的,不过吴婕低下头,女儿这一趟回来,其实不想再回去了。
    什么?卢王妃大吃一惊。这世上还没听说过和亲的妃嫔返回娘家的。皇帝的妃子,可以打入冷宫,可以赐死绞杀,但还从没有过外放的。
    吴婕抿着唇,之前,皇帝也同意了我的离开。虽然中间变数横生,那家伙又表示出尔反尔了,但如今他精神稳定下来,应该之前的承诺还作数的吧?
    卢王妃皱眉道:那是北方战事频繁,送你回来暂且避难。怎么能一概而论。之前北魏也送过消息,说吴婕要返回故乡探亲。
    吴婕低头道:女儿本来就不想离开故乡,远嫁到北魏的。
    卢王妃想了想,突然睁大了眼睛,你若是回来,难道是想要再嫁入南陈?
    她继续说着:说起来,南陈的这位新君为人还是颇为不错的。他继位之后就派出使节,想与我们重修旧好,提出了通商贸易诸多便利,还派人入宫训斥了陈皇后一顿,让她安分守己。
    陈皇后背后之人是小周后,小周后的党羽好多都抄家灭族了,陈皇后自然不敢再张狂。
    如今又将太子殿下送了回来。堪称一代仁君了。
    仁君吴婕嘴角直抽抽,她实在没法将这两个字跟陈皎联系在一起。不过这家伙,也许确实会是一个好皇帝吧。至少比起神瑞帝那败家玩意儿来说。
    不过母妃,你想的也未免太遥远了,刚刚不是还不相信我会留在家中吗,怎么突然就跳到再嫁人上面了?
    卢王妃顿了顿,又意识到,也不能这样出嫁,刚刚从北魏皇帝的后宫出来,就改嫁给南陈的君王,这不是赤、裸裸打北魏皇帝的脸吗,要不等过两年,风声消弭了,再让你伯父另外赐给你一个封号,嫁去南陈。
    吴婕真的不能忍了。母妃,我又不是非得嫁人,就在家中不就很好吗。
    卢王妃摇头道:别胡说了,女孩子怎么有不嫁人的。
    女儿就留在父王和母妃的膝下孝顺二老,永远不离开了。这样的日子,吴婕已经过了十几年,恨不得生生世世都是这般和煦温暖的岁月。
    傻孩子,母亲也想将你们长长久久留在身边,但父王和母妃都比你年长,终究有一天,我们会离你而去。婉儿也会出嫁。那时候难道你要孤孤单单一个人过吗?
    须知,人的一生,并不只是父母姐妹的亲情,还有更多的感情,需要体验。你还如此年轻,怎么可能孤单一辈子?
    吴婕低着头,纵然孤孤单单一个人,只要日子可心,也很好啊。
    可是如今这个世道,对女子终究苛刻。你想要一个人过日子,除非出家清修,那般清苦的日子,将来等到父王母后都不在了,远在山上,都没有人照顾你。凄冷之处,宛如行尸走肉一般。说着,卢王妃慨叹了一声,若是将来有一日,女子也能读书做工,钻研学问就好了。我儿这般聪慧唉。这个世道,还是对女子太苛刻,一生只能依靠着丈夫儿女,虽然也有刚毅的女子自梳不嫁的,那条路,却远比想象中的更难走。
    你若是在不愿意远嫁,等过两年,我在本地世家中仔细相看,也有不错的子弟的。卢王妃温声安慰着女儿。
    恋耽美